
當前,我國多個沿海省份積極推進海上光伏開發,相應產業規劃和支持政策也相繼出臺。海上光伏建設正在迎來巨大發展前景,有望成為繼分布式、大基地之后,光伏項目建設的又一大“增長極”。海上光伏項目規?;_發,將為江蘇等沿海地區能源供給提供新的發展路徑。
2027年建成千萬千瓦級
海上光伏基地
開展海上光伏建設,具有資源較為豐富、可規?;_發、距離負荷中心較近、可結合海洋經濟綜合立體開發等優勢,將有助于促進沿海省區可再生能源發展、增強本地清潔電力供應能力,進一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費比例,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支撐保障。

據了解,江蘇是重要的海洋大省,海岸線長954公里,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對發展海上光伏大有裨益。同時,江蘇省作為全國最大的光伏制造產業大省,具有技術領先、規模大、產業鏈配套完整、集聚效應明顯、頭部企業多等優勢,也為該省發展海上光伏提供了重要支撐。
推動海上光伏開發建設有利于江蘇沿海突破土地約束,拓展新能源發展空間,對優化調整省內能源結構、推進海洋強省建設以及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
對于未來的發展目標,《方案》明確,到2025年,海上光伏集約化開發邁出堅實步伐,全省海上光伏累計并網規模力爭達到500萬千瓦左右,沿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成效;到2027年,建成千萬千瓦級海上光伏基地,全省海上光伏累計并網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沿海新型電力系統初步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顯著提升。

為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光伏基地,《方案》要求,綜合考慮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生態保護紅線、濕地保護、自然保護地、世界自然遺產以及接網消納條件等因素,重點開展43個固定樁基式海上光伏項目場址建設工作,用海面積約134.6平方公里,裝機容量1265萬千瓦。

集約節約
推進海上光伏開發建設
除了保障能源供給,助力“雙碳”目標,發展海上光伏,還有助于形成多種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推動海上光伏等新能源與海洋牧場、海水制氫、海水淡化、海洋油氣田綠色電能供應等海洋經濟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海域資源綜合利用,有利于構建形成新的產業鏈,在服務國家海洋安全、資源開發、海洋經濟等方面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江蘇省積極推動光伏等新能源與多種業態的融合發展?!督K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提出,促進光伏發電與農業、交通、建筑等多種產業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光伏發電與農林牧漁業發展協同優勢,在太陽能資源稟賦較好、建設條件優越、具備持續整體開發條件的地區,優化推進“光伏+”基地化開發。
對于江蘇省海上光伏的發展方式,《方案》強調,利用新型光伏技術,按照“先行先試、集約開發”的思路,結合生態立體土地綜合利用,在確保農林牧漁業穩產保供和做好已確權海域利益主體協調的前提下,鼓勵利用養殖池塘、電廠溫排水區、海上風電場區等已開發建設海域,采用漁光互補、多能互補、系統集成等集約發展模式,推進海上光伏項目高效有序開發,形成基地化、立體式開發格局,促進海上光伏降本增效。

與此同時,江蘇省還從促進新能源消納、構建沿海地區新型能源體系的角度,推動海上光伏與多種能源和儲能的融合發展?!斗桨浮芬?,優化電源送出通道,統籌海上光伏與海上風電、沿?;痣姷?ldquo;風光火”打捆送出。優先考慮海上光伏就近接入、就地消納,支持地方開展低碳園區建設,助力當地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在儲能應用方面,《方案》提出,結合沿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在沿海地區建設大型共享儲能電站。新型儲能裝置要采用安全高效、先進可靠的電池設備和系統設計,海上光伏項目的全壽命周期內,均應具備相應的配套調峰能力。
原標題:融合發展促降本增效,江蘇省推動千萬千瓦級海上光伏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