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在產業鏈價格相對走穩的形勢下,光伏裝機有增無減。按照雙碳目標的規劃,“十四五”期間風光年度新增裝機仍將維持超過150GW的速度,也就是說到2025年,全國風光新增裝機有望突破11億千瓦。巨量的存量電站給新能源電站運維帶來的廣闊的發展空間。
這其中,分布式光伏的表現尤為亮眼,已經連續兩年在新增裝機規模力壓集中式光伏電站,成為裝機主力。然而,相比于地面電站,存量分布式光伏的資產運營顯然難度更大,容量小、布局分散、安裝環境復雜、屋頂業主關系維護等特點為運維帶來了更多挑戰。
根據第三方運維公司統計,在去除異常項目數據之后,分布式光伏電站系統效率差額高達6%,遠高于地面電站。在這其中,由于遮擋導致的系統效率下降比例達到4%,包括泥帶遮擋、金屬粉塵遮擋、鳥糞遮擋、建構筑物局部遮擋等。
上述案例僅僅是分布式光伏電站運維挑戰的一個縮影。隨著分布式光伏規模發展提速,越來越多的資金與企業進入,分布式光伏的待運維體量也將快速增長,這不僅是對運維機制的考驗,也是對于運維企業專業能力的挑戰。
事實上,當前新能源行業更多的將關注點放在電站的開發與建設層面,后期運維市場仍然是一個尚未標準化與成熟的環節。投資企業對于運維的認知度與重視度均不足夠,但實際上,從新能源電站25年的生命周期來看,運維才是決定電站利潤的關鍵環節。
以無錫光電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參與運維的某分布式光伏電站為例,接手該電站之后,無錫光電寶通過多種手段對電站進行整改。在一年的運維周期內,將電站發電小時數從2021年的952h提升到2022年的1023h,電費收益增加了305萬元。

山西杰瑞新能源總經理崔杰在山西分布式光伏研討會上分享過一個案例,通過對一個低效能電站進行技改,當年發電量提升了20%,“分布式光伏電站運維更要保證資產的收益問題,不管是農戶還是資方、合作方,分布式電站造價成本及回報周期跟運維很重要”,崔杰強調,在光伏扶貧及戶用電站運維上,提倡共享運維,將地方縣區的電工發展成共享運維人員,通過線上線下派單、按單結算的方式保證基礎運維服務,每年進行春季巡檢,通過電站數據監控運行情況。
除了發電量之外,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運維核心還有資產與人員的安全管理,近兩年,分布式光伏風險問題頻發,包括火災、倒塌、大風導致的組件掉落、人員傷亡等等。雖然上述問題的根源可能在于電站施工、設計等環節,但這些事故與風險均發生在光伏電站運營周期中,所以更加凸顯了運維的重要性。

隨著分布式光伏應用場景的愈發廣闊,例如幼兒園、醫院、政府大樓、加油站以及各類輕重制造業等場所的普及,分布式光伏一旦發生事故,其所涉及的不僅僅是財產損失,嚴重時或將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在設計、設備選型、施工以及運維階段都應慎重對待,任何環節都不應忽視。
原標題: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量不達標,原因何在?